
报仇雪恨
- 拼音 : [bào chóu xuě hèn ]
- 首字母 : BCXH
- 翻译繁体 : 報仇雪恨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报冤仇,解愤恨。
来源
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(文)种辅翼越王勾践。而为之报怨雪耻。”
语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复仇方面
相关包含成语
成语"报仇雪恨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会意。从帇,从阜,金文字形,左边象刑具形,即“帇( niè)”。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,即“阜”,读 fǔ。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。本义:断狱,判决罪人)
同本义
辟报故不穷审。——《汉书·胡建传》
报囚。——《后汉书·鲁恭传》。注:“谓奏请报决也。”
报而罪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
闻 >>点击详情页
1. 仇 [chóu]2. 仇 [qiú]
仇 [chóu]〈动〉
报复
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仇一言之憾,国贼戾之士哉!——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校对 。
如:仇校(校对)
另见 qiú;“雠”
另见 chóu
仇 [qiú]〈名〉
(形声。从人,九声。本义:同伴)
〈名〉
(会意。从雨,从彗,彗( huì)省声。本义:空气中的水汽,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,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,由空中降下,叫做雪)
同本义
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春洩气为雨,雨凝为雪。——谢惠莲《雪赋》题注引《五经通训》
平地尺为大雪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九年》
麻衣如雪。——《诗·曹风·蜉虫游》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心,艮( gèn)声。本义:怀恨在心,怨恨)
同本义
恨,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今财亡民罢,莫不怨恨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下》
役夫敢申恨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恨贯肌骨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亡国之恨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又如:恨命(恨恨地;拼命);恨恨(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