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食不重肉
- 拼音 : [shí bù chóng ròu ]
- 首字母 : SBZR
- 翻译繁体 : 食不重肉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吃饭不用两道肉食。指饮食节俭。同“食不兼肉”。
相关包含成语
成语"食不重肉"逐字解释参考
1. 食 [shí]2. 食 [sì]3. 食 [yì]
食 [shí]〈名〉
(会意。从饣皂,饣声。本义:饭,饭食)
同本义 [cooked cereals,especially rice;food]
食,饣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六谷之饭曰食。
掌王之食饮。——《周礼·膳夫》。注:“饭也。”
治其粮与其食。——《 >>点击详情页
1. 不 [bù]
不 [bù]〈副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韡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[not,no]
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
老妇不闻也。 >>点击详情页
1. 重 [chóng]2. 重 [zhòng]
重 [chóng]〈形〉
(字源见“重” zhòng)
重复,重叠
四阿重屋。——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:“复笮也。”
设重帘。——《周礼·掌次》
余将董道而不豫兮,固将重昏而终身。——屈原《涉江》
王无重世之德。——《史记·春申君传》
重金兼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 字形,小篆,象动物肉形。“肉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动物的肌肉)
指供食用的动物肉
肉,胾肉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胾,大脔也,谓鸟兽之肉。…人曰肌,鸟兽曰肉。”
公赐之食,食舍肉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七十者可食肉矣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不归肉。——《礼记·曾子问》
辨 >>点击详情页